4月2日至3日,2019互联网岳麓峰会在湖南长沙梅溪湖召开。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出席了“互联网+教育”专场论坛并发表重要演讲。
雷朝滋指出,信息化目前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。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,也是重要支撑。他强调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,不是工业时代的教育现代化,更不是农耕时代的教育现代化,要具备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特征。
他指出,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正在从1.0迈向2.0,教育信息化1.0阶段已经完成起步和普及应用。2.0阶段“三全两高一大”的目标都要争取实现,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、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、数?#20013;?#22253;建设覆盖全体学校,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,建成“互联网+教育”大?#25945;ā?/p>
“互联网+教育”要先推动教育理念转变
雷朝滋表示,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?#36820;?#21457;布,是推进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一个具体行动计划。湖南省是目前唯一一个教育2.0的试点省,正在探索互联网+教育如何变革当前教育。
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 ?#35745;?#26469;源:芥末堆
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倡导教育变革,虽取得了一定效果,但是在面向2035的教育改革发展中还需要增添新的动力。雷朝滋对在座教育家和企业家提出要求,要深刻认识新时代的教育内涵与推动教育改革的紧迫性。他提出三点意见:
1.推动新发展教育理念
我国目前实?#33267;?#20174;站起来,富起来,到?#31185;?#26469;的时代,国家对人才需求发生?#21496;?#22823;变化。富起来时代培养的人才并不适应?#31185;?#26469;时代的人才需求。
新时代正处在?#31185;?#26469;的时代与信息时代的交汇期,要求人才培养要与新时代信息社会同频共振,既要保障教育规模,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,有创新能力、协作精神与国际视野,堪当社会强国的人才。
过去的人才培养就是创新不足。进入新时代,中国要逐?#38454;?#36827;世界舞台的中央,不能再去跟踪模仿,而是需要创新引领,主动走到前面,成为无人区的探索者和引路人。
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?#21335;?#20195;化,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?#21335;?#20195;化,但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转变得?#20849;还?#21040;位。所以互联网+教育在推进过程中,首先强调要充分发挥其对教育理念、教育思想转变的推动作用,促进教育理念的深化,使教育战线,特别是广大的校长和教师解放思想,摆脱应试教育的重复,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。
2.发展互联网+教育,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
互联网+教育为改变模?#25945;?#20379;了关键手段和方法支撑。过去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教师+黑板+粉笔,信息传递和感受受到很大限制。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,每一场教学要变成一场大片,让更多声光电技术进入课堂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知识互动,让每一份知识伴随着思想的跳动。
信息化要把过去简单的舞台剧变成3D大片,提高学生学习兴趣,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。有乐趣就能够有成就?#26657;?#24555;乐学习,提高教学效果。这样的转变逻辑符合教育规律,信息化教学大有潜力可挖。
3.发展互联网+教育,推动实?#25351;?#21152;公平,更有质量的教育
我国人口众多,地域广阔,不同区域之间,城乡之间,教育发?#20849;?#24179;衡问题凸显,教育公平面临很大挑战。
通过发展互联网+教育,特别是通过互联网传输便捷、经济高的优点,努力消除城乡差距、校际差距。经过?#25913;?#26102;间的逐步普及,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已有2.4万学校开启了网校,?#22253;不?#30465;为例,分批次建立了1360个主?#37096;?#22530;,累计开课539.9余节,总授课学生33万余人,在解决师资短缺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。
教育不仅仅强调均衡,还要提高优质教学质量,让薄弱地区的老师学习发达地区的教师怎样上课,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学校能够开好英语课、美术课、音乐课等课程。通过教育信息化提升当地教师的教育水平,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不均衡问题,真正实现教育公平。
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教育深刻变革
教育部在2.0行动计划中,明确提出要构建网络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、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有机教育体系。在开展的八大行动中,部署了“教育+创新行动?#20445;?#24320;展以学习为为主的智能化教学知识环境建设,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,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,利用智能技术,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,探索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。
?#35745;?#26469;源:凤凰网
雷朝滋指出,人工智能发展必将引发教育深刻变革。目前,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开展智能教育方面战略课题研究,围绕智能时代的发展,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,以及学习环境,教师角色改变等重要内容,研究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智能发展方案。
他提出,要制定中国教育智能发展方案,人工智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变革:
1.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,将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
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,将进一步释放历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,从而改变传统就业结构和各个行业?#23731;?#21160;力的要求,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将成为重大挑战。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能力不足,难以支撑现代化强国。
国家提出,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,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?#26657;?#21040;2050进入创新型强国。这其中能否?#20013;?#33719;得?#24403;?#23572;奖和图灵奖是一个重要标志。从0到1的创新很好,从1到N的创新很多,因此到2030年能否实现重大创新非常关键。
2.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,将改变?#20013;?#30340;人才培养模式
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,再不改变当前人才培养模式,将很难实现从0到1的目标,创新必须?#26377;?#23398;开始。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改变现有的教学环境,线上线下一体,高智能教育环境将更加普及,实?#25351;?#21152;精准,更具耐心的智能导学。
随着人工智能?#21335;?#19968;步发展,未来的办学形态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。学习体验和智能化的服务,将为每一位学生生成定制化的学习方案,今后可能不会再有班级,会发展成为社区,老老少少在一起,各取所需。
3.将对现有教师带来挑战
现在传统学校,教师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,?#20174;?#20102;我国的教育理念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滞后。
目前我国在大力提倡智慧教育,智慧教育就是要启迪孩子的大智慧,而不是大聪明。这种?#28304;?#25480;为主的教师时代,将被人工智能替代,在人工智能时代,教师的角色将会发生根本改变,将向更具人文关怀转变,教师将更加注重能力培养、素质养成。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挑战,进一步明确理念和规范,注重社会价值引导,加强前瞻和?#38469;?#20445;障信息安全,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发展。
雷朝滋在讲话最后强调,未来的教育是基于网络的教育,要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、多样性的教育,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,是强调学习能力的终身教育。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必须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?#26434;?#21709;,必须?#28304;?#32479;工业社会框架下构建起来教育体?#21040;?#34892;深刻变革,构建网络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和终身化教育体系,建设人人皆学,处处皆学,时时可学的信息社会。我们更要建立信息理念,顺应信息时代和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,调整定位,从全局角度谋划信息化问题,把握重点,继续推动教育和信息深?#28909;?#21512;,深刻考虑人的核心作用,加强制度保障,确保信息化各项要素得到加强。
特别声明: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?#25945;?#30340;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?#27169;?#24182;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